他被誉为 “现代张大千”,一幅画能卖出上千万的天价, 53岁时他斥4000万巨资股票配资配资配资,迎娶了比自己小三十岁的非洲妻子。
然而,这段看似美满的婚姻,却在他60岁时彻底崩塌, 因为他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,竟然放弃一切,出家当了和尚,并且还把全部的财产,留给了妻子。
那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这位成功的艺术家,做出了如此极端的决定?他与非洲妻子又是如何相识的?
艺术家的执念
说起现代知名画家,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到范曾、韩美林等人,可如果单论长卷巨制,那么青海画家杨彦,绝对是榜上有名。
杨彦的舅舅是一名画家,受到影响年幼的他对画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
展开剩余89%12岁时, 杨彦拜入了国家一级美术师华拓的门下,经过指点他的天赋被发掘,很快便成为了艺术界的新星。
29岁时, 杨彦又师从李可染门下,对方可是齐白石的得意门生,因此杨彦的美术功力可以说是水涨船高。
杨彦喜欢长卷巨制,他的巨幅 《黄山赋》卖出了6600万的天价,所以杨彦不仅是一位著名画家,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富豪。
但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,杨彦也同样有自己的苦恼。
虽然他见过很多优秀的异性,但却始终没有遇到真正的爱情, 这也导致年过半百的杨彦依旧是单身,直到他看到一座雕像,未来的人生才逐渐明亮起来。
2001年, 43岁的杨彦在朋友家中看到了一尊非洲少女的木雕,这尊雕塑不过三十厘米高,粗犷的线条勾勒出一位侧脸少女的轮廓,卷曲的发辫垂落肩头,饱满的嘴唇微微上扬。
在艺术家眼中,这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美感,远比工笔画中的仕女更令人心动。
从那一刻起,寻找"活的雕塑女孩"成了杨彦的执念,他开始频繁出入北京语言大学的篮球场,笨拙地练习三步上篮,只为引起非洲留学生们的注意。
之后,杨彦更是走遍巴黎蒙马特高地的艺术街区,在街头画家的摊位间穿梭寻觅,甚至他远赴墨西哥城,在色彩斑斓的集市上一待就是半个月。
眨眼间十年时间过去了,杨彦的足迹遍布四大洲,护照上盖满了五十多个国家的签证章,可他依旧没有找到符合雕像的非洲女孩。
然而,就在杨彦逐渐失望时, 一封来自塞拉利昂的邀请函悄然改变了一切。
木雕照进现实
2011年4月,塞拉利昂将举办独立50周年庆典,需要中国艺术家参与文化交流,而杨彦就是其中之一。
可杨彦不知道的是,当他现身庆典时,人群中有位戴着金色耳环、睫毛卷翘的姑娘,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。
这位姑娘名叫 爱达,虽然她和其他非洲人一样皮肤黝黑,但五官精致、身材高挑,是当地有名的美女。
除此之外,爱达的父亲是教师,所以她的学习成绩、文化素养,都要比身边的人高出很多,这也使得爱达成了周围人眼中的女神。
当杨彦第一眼看到爱达时,顿时就愣在了原地,因为爱达的模样,与杨彦苦苦追寻十年的雕像上的女孩,几乎一模一样,所以已经53岁的杨彦便开始了求爱之路。
虽然杨彦没有什么感情经历,但他擅长的画画却深深地吸引了爱达,杨彦会邀请爱达到高处现场作画,也会仔细地讲解画中的含义与手法。
爱达从小就对艺术很感兴趣,所以当杨彦讲得出神时,爱达望向他的眼神里,早已布满了光亮。
然而,两人毕竟相差了将近三十岁,所以还是遭到了爱达父母的阻扰。
可杨彦除了会画画之外,还有数不尽的财富,所以他能给爱达家想得到的一切,再加上爱达也早已铁了心地追随杨彦,所以经常与父母唱反调。
无奈之下,爱达的父母同意了这桩婚事,而在非洲简单地举行了一场婚礼后,杨彦便带着爱达回到了国内,并且又举行了一场旷古烁今的婚礼。
4000万的婚礼
2011年10月,康熙行宫前停满了豪车,杨彦豪掷4000万,给非洲妻子了一场盛大的婚礼。
婚礼现场,不仅请来了半个艺术圈的名流,更以一场史无前例的"空中喜糖"表演登上热搜。
场地中央,爱达身着大红嫁衣,头戴点翠凤冠,在八名宫女装扮的伴娘搀扶下跨过火盆,这个来自塞拉利昂的姑娘经过三个月特训,已经能用标准的中文念出"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"。
53岁的杨彦,特意在喜帖上印着两人相识第5天在非洲的合影,照片里他穿着对襟唐装,爱达一袭民族服饰,两人在芒果树下相视而笑。
这场婚礼的每个细节都透着艺术家的偏执,从景德镇定制的青花瓷喜糖盒,到邀请函上手绘的非洲鼓与水墨山水,再到宴会厅里悬挂的巨幅《凤求凰》工笔画,无不彰显着新郎试图融合两种文化的苦心。
然而,在社交媒体上,这场婚礼引发的却是两极分化的讨论。
有人赞叹这是"最浪漫的文化碰撞",也有人计算出4000万足够在塞拉利昂建20所小学,更有人说,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交易。
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,这对忘年夫妻究竟是真爱,还是一个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最后的疯狂?
当童话撞上现实
婚后,两人的生活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,爱达保持着非洲人表达爱意的直接方式,她会在杨彦作画时突然凑近索吻。
这也使得杨彦的嘴唇总是微微肿胀,所以,当艺术圈的朋友们注意到这一点后,便私下给他起了个绰号 "鸭子嘴"。
不仅如此,在生活中由于12小时的时差,爱达总在凌晨两点与非洲家人视频,尖锐的笑声常常惊醒刚入睡的杨彦。
但幸运的是,婚后不久爱达就怀孕了,她坚持用家乡方式待产,拒绝所有孕检,认为孩子的命运上天早已注定。
可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杨彦创作女性题材作品时,当时杨彦创作了一幅以内衣为元素的水墨画,可爱达却认为丈夫是在暗示她身材不够完美,所以整整三天没有与杨彦说话。
无奈之下,杨彦不得不动用手机翻译,逐字解释这幅作品是对女性束缚的隐喻,而这样的误会,在他们七年的婚姻中如同雨季的蘑菇般不断冒头。
时间一天天过去,爱达先后生下了两个孩子,让杨彦彻底体会到了老来得子的幸福,本以为,一家四口能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,可艺术家的想法向来让人捉摸不透。
遁入空门
2018年, 60岁的杨彦脱下穿了七年的唐装,换上了灰色僧袍,剃度仪式现场没有媒体镜头,也没有艺术界好友的见证。
消息传出后,艺术圈流传着三种猜测。
有人说他在终南山偶遇高僧点化;有人翻出他早年作品里暗藏的佛偈;更有人信誓旦旦称,曾看见爱达在画室摔碎了他最珍爱的砚台。
而杨彦留在画案上的那幅未完成作品《彼岸》,左侧是繁华的婚礼场景,右侧却渐渐淡入空濛的远山,中间隔着大片留白。
当爱达第三次带着孩子上山求见被拒时,小沙弥递出一封杨彦手抄的《心经》,落款处一滴墨渍晕染开,像极了他们初遇时,塞拉利昂天空那场猝不及防的太阳雨。
这位曾经为爱情跨越半个地球的非洲姑娘股票配资配资配资,或许终于明白当年那场轰动全国的婚礼,不过是丈夫另一场更为漫长的修行序幕。
发布于:河南省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